2025年久久公益节收官,见证5.3亿件好事发生

在成都,有一家常年位于美食榜单上的小店“正反面”,最近因为公益再一次成为了热门打卡地。老板张平年轻时接受过别人的帮助,自己创业后就在店里推出了“爱心面”:顾客只需要捐出一元钱,张平就会提供一份成本约6.8元的重庆小面,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暂时没有收入的求职者、辛苦奔波的骑手,或者是生活拮据的残疾人。

现在,张平的面馆出现在了腾讯的“身边公益”地图上,成为了一个“好事地点”。对于成都的市民和游客们来说,去这样的爱心小店里吃一碗面,就是做了件好事。这样的好事既让自己享受生活,也完成了一次善意接力。

而像“正反面”这样的“好事地点”,在腾讯“身边公益”地图上还有许多。2025年9月9日,第十一届久久公益节正式收官。据久久公益节的数据统计,从爱心商家、公益市集,到公益项目执行地、无偿献血站,目前已有超过27万个“好事地点”分布在全国近400座城市中。需要帮助的人和想要伸出援手的人,正在被无数个这样的好事地点连接起来,善意也跟随着城市的烟火气而悄然流转。

除了“身边公益”地图之外,在今年的久久公益节期间,腾讯公益还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产品,让大家在文化、娱乐、社交、消费等生活场景中轻松做公益。截至9月9日24点,2025年久久公益节共吸引1.48亿人参与,累计有5.3亿件好事在此发生。

做好事得小红花,随时随地乐享“花式公益”新玩法

现在,用户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参与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都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在今年久久公益节期间,超过1500万人选择将小红花主动设置为自己的微信状态。绽放在微信上的这朵小红花,已经成为新的社交符号,它不仅象征着个人的善行善举,也是朋友之间关于公益的温暖共鸣。

在本届久久公益节,借助“身边公益”地图等创新产品,这朵承载善意的小红花已经更多从线上延伸至线下,盛开在城市街头、乡村学校、社区广场以及各类文化场馆中,深度连接起多元公益场景,为公众创造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公益参与机会。

图说:9月6日,在四川自贡的仙市古镇,老人们变身爱心摊主,用手作小物件摆起了旧物置换摊位

在久久公益节期间,江苏、广东等地的志愿者通过社区互助小程序,帮助老人们解决陪伴就医、上门理发等生活难题;在广西、浙江等地,村庄在云服务小程序中“戴”上小红花,乡村CEO和兴乡青年们为村里的“一老一小”送去新衣、文具和生日蛋糕;在四川、云南等地,近千人参与乳腺癌与宫颈癌的健康学习与免费筛查,为织密女性健康防护网络注入公益力量;在河南、山东等地的500多家博物馆,超过十万人通过“一扫一拍一红花”的方式,在逛馆的同时助力文物守护;在北京、重庆等地,志愿者在久久公益节期间参与自然观察,共提交四万多条物种观察记录,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有力补充;在上海愚园路、深圳南头古城等地,40多个特色公益点位组成了多条“城市公益漫游路线”,吸引了数千名市民体验打卡;“2025高校青年可持续创新行动”面向全国多所高校征集公益创新方案,并在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落地,吸引两万多名高校学子热情参与,让公益从创意到行动都更加朝气蓬勃。

图说:9月6日,在深圳南头古城 ,“小红花公益快闪”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

腾讯集团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公益平台负责人赵国臣表示,“身边公益”等创新产品旨在为用户创造更丰富的公益场景、提供更好的公益服务,“不管你身处城市还是乡村,如果打开地图就能发现距离你最近的好事地点,让你只要有爱心,就可以力所能及参与公益。”

技术驱动公益创新,解锁公益捐赠新体验

捐出去的闲置图书,真的能被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吗?今年的久久公益节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一位用户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出了包括《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内的400多本图书。这些书将被定向送往宁夏、河北两地的四所小学与三所幼儿园。每一位参与捐书的用户,不仅可以预约快递免费上门取件,还可以在腾讯公益小程序上随时查询物流状态或签收结果。

图说:9月4日,三岁的果果捐出了33本自己喜欢的绘本,想要分享给远方的小朋友们

依托公益数字化技术,腾讯公益不仅助力知识与善意流动,并通过产品优化捐赠全链路,确保流程高效透明、反馈及时,让公众在参与公益捐赠时,能享受如网络购物般流畅、可靠的体验。

善款捐赠在今年也有了新模式。9月5日,深圳市民黄先生在朋友圈里发起了一次“组队捐”。不到五天时间内,有32名亲友加入了这支队伍,大家共同为一名乡村孤儿筹集到了一年的学习补贴。黄先生来自湖北山区,从小学开始就参与过对贫困同学的帮扶。现在,他可以通过互联网公益来集结身边善意,为有需要的孩子们送去更多帮助。

“爱心留言”是公益场景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久久公益节期间也有了新的呈现。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将“小红花码”布设在在医院的儿科血液肿瘤病区,许多人通过扫码留下“电子小纸条”,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喜怒哀乐。

一位家长扫码留言,感谢志愿者们的耐心陪伴;一位捐赠人留言庆祝自己终于找到工作,所以“又可以给孩子们捐款了”。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通过留言分享了一件趣事——她刚刚拿到了捐赠给自己的长发,却惊讶地发现捐赠者竟然是一位陌生的哥哥。于是,这个幸运的小孩也在小红花码的页面上许下心愿:“我以后要是好了,也要留头发,把头发捐给有需要的人。”

图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开展爱心义卖

在今年久久公益节期间,腾讯公益平台上共有2400多个爱心小队发起“组队捐”,或与班级群的老同学们共植一片梭梭林,或与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为一个村的空巢老人筹集温暖包;超过8万本图书即将从城镇飞往乡村,其中有不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绘本与故事书;7万人通过腾讯公益查询自己的献血记录,象征着光荣与奉献的“小红花”也绽放在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微信状态栏上。

图说:9月7日,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玮书为孩子们解答科学问题

在心理学家彭凯平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场景的丰富,人们参与公益的门槛在变低、频率在增加,方式也趋向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很大的幸福感,“从乐于助人到助人为乐,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广泛联动各方力量,共建善意社会新生态

在今年的久久公益节期间,基于更加创新的数字技术与公益产品,公益用户、公益机构、大型企业、中小商家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正在因为善意而连接聚集,共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协作互补的、蓬勃生长的社会新生态。

据统计,今年有1800多家公益机构、4300多个公益项目参与“久久公益节”。不少公益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久久公益节期间走上街头、走进社区,通过开展公益互动、义卖市集、志愿者招募等线下活动,为公众创新公益参与体验。

图说:9月8日,“石榴籽计划”贵州公益行期间,项目发起人、主持人海霞探访乡村小学

爱心企业的广泛参与也成为了今年久久公益节的亮点。在全国范围内,超过10000家绝味鸭脖、5800家麦当劳、5600家中国邮政、3200家CoCo都可等品牌门店,都通过布设“小红花码”,将公益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之中,和消费者一起轻松做公益。

在广东地区,7-Eleven是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的“公益老朋友”。从2004年起,南中国7-Eleven就通过捐款捐物支持心智障碍群体。现在,7-Eleven广东地区门店的收银台、货架等位置上都已经铺设了小红花码,充分利用日常高频消费场景,让用户轻松扫码做公益,为心智障碍群体的社会融合、技能培训及其家长的心理服务提供支持。

图说:在7-Eleven门店里,顾客正在通过“小红花码”,为特需孩子家庭进行爱心捐赠

在线上,腾讯有超过140个产品和主营业务参与公益,带动超过2.4亿人次参与。其中,腾讯元宝、QQ等产品为用户互动提供公益金,让用户支持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腾讯游戏集结80余款游戏与玩家一起“玩游戏做公益”,带动7000万名玩家一起参与到助学、助农、生态保护和青少年AI教育等多个公益项目当中。比如,和平精英、金铲铲之战、QQ飞车等游戏联动公益机构,为玩家提供线下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DNF、CF、火影、FC足球世界等通过“礼包捐”方式带动用户参与;微信小游戏平台“WeCare公益计划”为开发者搭建便捷的企业公益捐款通路,吸引将近100款小游戏积极参与,并上线为小游戏点赞、设置小红花微信状态等互动能力,让6000万用户看到并参与小游戏做好事。

除此之外,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电子签、微保、应用宝电脑版等产品也通过多元方式号召用户做好事;腾讯视频、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音乐、全民K歌、阅文集团等数字内容平台,则联合明星、达人、公益人、作家等名人资源,用不同方式传播正向影响力。

久久公益节期间,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各大内容平台也对创作者发布的公益内容进行了流量支持。由腾讯公益联动字节跳动公益、微博微公益、快手公益等发起内容创作者扶持计划,截至9月8日,视频号累计发布公益相关视频64万条,总播放量超6亿;抖音“优质公益内容支持计划”总播放量1.5亿;微博公益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582.8万。其中既包括名人大V,也包括普通创作者。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通过今年久久公益节可以发现,公益正从宏大而疏离的“陌生人伦理”,回归基于信任与亲近的“邻里伦理”,“公益不再只是回应远方的哭声,更关注近处的温度;不试图打造无私神坛,而致力于编织一张可感、可触、可栖的社区网络,一个‘家外之家’。”

如需了解更多腾讯官方信息,欢迎扫码加入腾讯官方新闻知识库。该库收录超2.4万条官方内容,涵盖腾讯集团及各事业群动态、技术进展和历年资料。支持自然语言提问或分类浏览,快速精准获取所需腾讯资讯。

•腾讯官方新闻知识库【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