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在高关税下仍席卷欧洲市场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上,比亚迪等中国车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欧盟对价格偏低的中国产纯电动汽车(EV)征收额外关税,但中国车势头不减,7月中国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至上年同月的2倍。曾在中国市场赚钱的欧洲企业迎来攻守逆转,正面临低价且性能良好的中国汽车的涌入。

“这只是一个开始”,9月8日,在车展上现身的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Stella Li)介绍了欧洲战略。

到2025年底前,比亚迪在欧洲32个国家设立1000多家专卖店,打造能体验和购买比亚迪的环境。2026年将在欧洲全境翻一番,增至2000家。

英国咨询公司骏特咨询(JATO Dynamics)的调查显示,比亚迪2025年1~6月在欧洲28个国家销售了70500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至3.1倍。

不仅仅是比亚迪。7月,中国汽车整体在欧洲销量同比增至1.9倍,达到59363辆。在本届车展上,116家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商参展。与2年前的上届车展相比增至1.5倍。

欧盟2024年10月出于利用政府补贴、以不合理低价销售的理由,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在原有的10%关税之上,最高加征35.3%的关税。对比亚迪征收了27%的高关税。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销量仍保持增长,这是因为提高了不属于加征关税对象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出口比重。从中国汽车的销售比例来看,7月包括PHV在内的HV的份额达到9.7%,创历史新高。在6月的欧洲PHV销量中,比亚迪的“SEAL(海豹)”首次占据首位。

1984年大众与上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之后,欧洲汽车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到2010年代,仅德国汽车就占据了中国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在华收益成为全球增长的动力。

不过,从欧洲汽车学习生产技术的中国汽车、中国纯电动汽车新兴企业的崛起改变了情况。中国企业正在迅速提高技术实力,在左右EV价格的车载电池领域掌握全球市场份额的6成以上。中国正在通过补贴推动纯电动汽车普及,向全球出口低价纯电动汽车。

      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在2021年超过美国,2022年超过德国,2023年超过日本。预计2025年将达到670万辆,是德国的2倍。

欧盟的监管战略也有适得其反的一面。为了促进欧洲车企转向纯电动汽车,欧盟加强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和电池回收指令。为此,欧洲车企不得不进行过度投资,结果业绩恶化。这促使了中国纯电动汽车新兴企业和美国特斯拉的销量增长。

欧洲中央银行(ECB)前总裁马里奥·德拉吉在2024年9月发表的报告中指出,“政策的缺失和不一致的规定,引起了欧盟汽车产业的严重问题”,欧盟已开始采取放宽限制的行动。

欧洲对中国企业的动向仍有强烈的警惕感。对于比亚迪正在建设的匈牙利纯电动汽车工厂,欧盟3月认为中国政府有可能发放了不当补贴,开始进行调查。比亚迪的李柯表示“年底就可以开始生产”。五年时间里形势已经变了。有了自信和业绩,将继续攻占欧洲市场。

来源: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