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万测试市值20年来首超Tokyo Electron
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的市场估值正在发生改变。9月10日,爱德万测试(Advantest)的股价总市值约20年来首次超过了位居日本该行业第一的Tokyo Electron(TEL)。爱德万测试的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日元大关。随着人工智能(AI)的需求增长,半导体制造所需要的技术发生变化,资金正集中流向业绩增长预期较高的爱德万测试。
在9月10日的东京股票市场上,爱德万测试的股价一度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达到1万3140日元,连日刷新上市以来高位。前一日,美国半导体大企业英伟达(NVIDIA)宣布将于2026年底前向市场投放AI半导体新产品,市场对被视为该公司主要供应商的爱德万测试的业绩增长预期随之增强。爱德万股票的当日收盘价上涨3%,达到1万3125日元。
按收盘价计算,爱德万测试的市值增至10.0556万亿日元,跻身日本仅约20家的“10万亿日元俱乐部”。其市值超过了此前在制造设备厂商中位居第一的Tokyo Electron(9.975万亿日元)。这是自2006年3月的19年半以来两家公司的市值首次发生逆转。
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估值此前也一直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升级换代而发生变化。从1990年代的个人电脑(PC)到2000年代的智能手机,每次有新的电子产品问世时,半导体的性能也不断提升。
最初引领技术革新的是在制造工序中负责在半导体晶圆上绘制微细电路图案的“前工序”设备。Tokyo Electron拥有广泛的产品群,涵盖被定为于前工序的成膜及涂胶显影、用于形成电路的蚀刻、清洗等,因此在半导体微细化竞争中受益巨大。
2020年以后,受新冠疫情影响,半导体供需关系紧张,由于市场预期半导体设备需求将会扩大,Tokyo Electron的股价快速上涨。2024年4月,该公司与爱德万测试的市值差距曾扩大至约14万亿日元。
不过,半导体的微细化正在接近极限。随着生成AI的普及、需要更高性能半导体的背景下,垂直堆叠半导体芯片以及集成不同功能的多个芯片的技术逐渐成为潮流。
随着半导体结构变得复杂而备受关注的是专注于测试设备的爱德万测试。由于半导体制造成本和难度增加,对半导体厂商而言,改善成品率(良品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测试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爱德万测试的股价从2024年10月起强势上涨,市值较2023年底扩大至 2.7倍。
Tokyo Electron虽然预计中长期内面向AI服务器的尖端半导体设备销售将会扩大,但目前的业绩却表现不佳。部分客户调整投资计划以及中国市场上销售减少等成为拖累,导致其在7月下调了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净利润预期,下调幅度达到18%。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爱德万测试上调了业绩预期。
截至2024年,爱德万测试在测试设备市场上的份额已上升到58%,凭借高份额抢占了AI特需。另一方面,在涂胶显影之外,Tokyo Electron的市场份额仅占2~3成。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使用的NAND型闪存的投资停滞也形成逆风。设备种类的多样性及终端产品应用的广泛性反而成为了业绩的拖累。
关于Tokyo Electron,8月曾曝出消息称,其台湾子公司的前员工因涉嫌非法获取台积电(TSMC)的机密信息,正在接受台湾相关部门的调查。台积电是Tokyo Electron的主要客户,市场担忧如果双方关系恶化,可能影响业绩,这也成为Tokyo Electron股价的一大压力。
在股市中,许多人认为爱德万测试的股价优势将持续。尽管预期市盈率(PER)在43倍左右,远高于Tokyo Electron(21倍),但岩井Cosmo证券的高级分析师斋藤和嘉指出:“考虑到未来AI市场的扩张,这个水平绝对不算高估”。
放眼全球,凭借最尖端曝光设备占据最高市场份额的荷兰ASML(阿斯麦)控股的市值达到46万亿日元,在前工序设备领域占据优势的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市值为19万亿日元,均遥遥领先。爱德万测试要想缩短与全球的距离,必须稳步提升业绩,并维持市场对其的高增长期待。
来源: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