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创新宣传模式 筑牢“舌尖安全”防线
近日,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为期4个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宣传活动在西河街道农贸市场落幕。
为全面提升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生产经营者责任担当,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紧扣“以法为本 农安先行”主题,在农产品生产基地、连锁超市、综合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面向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消费者等多类群体,创新采用“多元宣传载体+趣味互动”的形式,多维度为全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安全防线。
聚焦“新法新规”,精准宣传解决群众关切
本次活动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用什么药安全”“买的农产品是否达标”等热点问题,一方面,聚焦2025年禁限用药清单、豇豆经常检出问题农药清单等关键管控信息,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让农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针对性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公示信息、重点问题农产品药物残留“一品一策”攻坚治理指导措施,以及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自助打印点和市场准入等实操内容。同时,活动还融入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惠农富农政策解读,同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监管宣传与服务指导同频共振。
“以前只知道农药不能用,但具体哪些不能碰、用了会有啥后果并不清楚,这次终于明白了。”在西河街道农贸市场参与活动的菜贩大姐表示,活动让她对“治违禁控药残”重点品种(如豇豆、韭菜)的用药规范有了清晰的认知。

“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
面向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消费者等多类群体,工作人员通过标语悬挂、展板展示、资料发放、现场宣讲等形式开展活动,系统展示《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等核心内容。活动期间,共开展专项宣传活动4场,发放农安法宣传手册、禁限用农药名录、惠农政策汇编等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各类宣传品3000余件,覆盖群众数万人,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线上则依托“山水龙泉和美新乡村”微信公众号开展3场线上答题活动,题库围绕农安核心法律法规设计,答题正确率达80%及以上即可获得随机金额微信现金红包奖励。线上答题累计吸引1万余人次参与,激发了群众线上学习热情,形成“线上线下互补、动静结合联动”的宣传格局。

创新“动画+游戏”,趣味互动点燃参与热情
“这个动画一看就明白哪些农药不能用了。”在龙泉驿区西河街道农贸市场,正在观看MG动画宣传片的群众表示。
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形式,今年龙泉驿区特别推出两大创新形式——MG动画视频与“农安知识幸运大转盘”,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走到“屏前”“手中”。
活动期间,区农业农村局围绕“2025年禁限用药清单”“豇豆问题农药清单”“新农安法十大亮点”三大主题,制作了3条时长3—5分钟的MG动画短片。动画以卡通人物对话、情景模拟等形式,将专业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通过活动现场电视循环播放,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
“幸运大转盘”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了大批群众参与。转盘上设置了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问答题,参与者通过答题即可赢取石灵鸡蛋、龙泉水蜜桃等本地特色农产品。

“宣传活动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更搭建了政府、主体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继续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宣传途径,推动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与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